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而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诚应练好人才工作“引”字功,打造新时期人才发展新高地。盼凤来栖,对症下药实现精准引进。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的同时,不能“一把尺子量人才”,要对症下药,精准引进。地方政府引进人才时不能盲目追求引进数量,要才尽其用、以才促产,真正让人才之“才”有用武之地。这就要求细化人才引进制度的同时,扩大“招生面”,全方位、多层次引进。如在乡村振兴领域要及时挖掘固农重本的“土专家”、“田教授”,在生产制造领域要及时发现精通技能的“大国工匠”,深入基层挖掘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引凤还巢,创造环境成就本土人才。注重人才外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内取。本土人才对家乡各个时期的现实状况、发展情况更加了解,具备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是散落民间的“珍珠”。要想慧眼识珠、深挖本土人才,必须树立人才自主培养理念,将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家国情怀、乡土特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买不来、讨不来的“本土特色人才”。同时,要将人才工作作为经济发展先导工作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加大财政投入建造实验室、研究院,鼓励高校投入“卡脖子”技术相关研究,培育创新突破型人才。此外,应加大对本土在外人才的关心关爱,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邀请在外人才“常回家看看”,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实现柔性引才。助凤成长,全面发力加大自主培育。“引才”更要“育才”。人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要想“用之不竭”促发展,应聚焦年轻一代发展“生力军”,加大自主人才培育成效。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聚焦高效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生产“两张皮”问题。这就要求摈弃唯论文、唯职称论,让科研回归本位,让科研成果充分落地,才为其用。同时,要释放政府在科技研发中的平台作用,实现“产学研”向“政用产学研”的转变,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减少技术研发的盲目性,为育才找准“方向靶”。须知大国工匠乃国之重器,需要时间的精雕玉琢,切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加强一批技术院校建设,培育一批技能顶尖人才,深化校企地合作,让职业技能人员端牢“技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