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观点】浅议人才码

时间:2024/3/23 21:32:27
文字大小
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人才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要手段。其中“人才码”就是人才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是数字政府、电子政务在人才工作上的具体载体,旨在整合人才信息、人才政策、人才认定、人才服务、人才市场、人才双创等功能,通过人才咨询“一键智达”、人才事项“一网通办”、人才服务“一码畅行”、人才信息“一屏掌控”,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自杭州市余杭区设计使用了全国第一个人才码以来,人才码在长三角得到了广泛使用,杭州、嘉兴、绍兴、扬州等地走在全国前列。在实践中,大部分地方的人才码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也有部分地方的人才码流于形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之后沦为花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人才码的认识和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和改进。笔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01
人才码的架构、功能及优势
图片


人才码对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推进人才政策和相关服务事项落地,优化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分配和使用,更好地帮助各地政府管理和发展人才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PART 01
人才码的构架
图片

“人才码”的架构可以归纳为 “1135”,主要包含“一库、一码、三端口、五平台”。其中:“一库”是“人才数据库”;“一码”是“人才个人服务码”;“三端口”是指人才码审批端、运营端、用户端;“五平台”是指人才码电脑端的人才智慧云、创新创业服务、人才信息发布、人才政策兑现和人才招聘。

PART 02
人才码功能
图片

人才码的功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五全”,即人才数据全景式掌握、人才管理全周期在线、人才服务全方位触达、人才成长全时段赋能、人才沟通全链条打通。如杭州市人才办开发使用的“人才码”就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协调联动了30家市直部门、76家企事业单位、163个众创平台、49家金融机构,分类集成了5大类139项服务,实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政策“一键兑现”、人才双创“一帮到底”、人才服务“一呼百应”,自2020年5月上线以来推出3期,数十万人才领码,累计服务超百万人次。该平台与亲清在线系统联动,再造政策兑现流程,实现各项补贴“主动提醒、自动审核、即时到账”,十余万人才服务直达,极大地提高了人才服务效能。比如人才申领车辆上杭州车牌补贴,过去6大步骤,3个部门,最长半年兑现,现在人才码上主动提醒、即申即付。来杭工作应届毕业生领取生活补贴,过去填写30余项内容、提交4个材料、线下办卡、9个工作日、3轮确认,通过人才码只需线上填写姓名、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系统自动审核,补贴一秒到账。

PART 03
人才码的优势
图片

人才码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三化”,即数字实时化、工作结构化、服务便捷化。


数字实时化:通过人才码集成各项人才数据后形成统一、可靠、高效的数字化底座,各个区域、各种类型人才的数量、数据一目了然,通过人工智能就可分析研判哪些行业人才匮乏,影响人才供给安全可以一键预警,哪些行业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哪些专业人才过剩可以快速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机构。同时“一才一码”能对每一个人才的服务需求及时进行回应,后台依据人才政策标准和服务资源进行政策兑现和服务匹配,通过数字化实现了实时应答、实时反馈、实时服务。

工作结构化:人才工作千头万绪,无论是人才的引进、培育还是服务都有无数点、线、面。通过人才码的链接就能将人才需求、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等各个事项聚集与智能匹配,最终层层递进,勾连成形最终形成一条条具象化、可视化主线和清晰的结构,从而优化了工作网络结构,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效能。

服务便捷化:人才码面向各类各层次人才,根据不同人才类别和层次提供各类优质的菜单式服务,无论是就业推荐、职业规划、人才政策资讯、创新创业,还是安居落户、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旅游休闲、文化体育、餐饮购物、双创服务、咨询服务等都能通过人才码及时、精准、快捷便利的链接和申请,享受相应的服务和优惠折扣,从而帮助各类人才感受到服务的周全和便捷。

02
当前人才码建设的不足
图片
人才码优势毋庸置疑,但目前在设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图片
PART 01
顶层设计不够
图片

人才码缺乏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人才信息缺乏纵向的整合。具体人才码功能中人才的服务、政策兑现、人才信息发布等,都需要党委、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纵横协同,如果没有设计整体架构和平台,单靠部门间协商推动难度很大、效率很低。目前的人才码往往是以地级市为主体设计规划的,涉及多个部门,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人才码广泛应用后联通困难,标准不一。如一位人才或高科技项目的落地和服务都可能需要招商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学校、医院等多个部门机构的多次办理,甚至联合行动。由于相关单位的职责不同、分工不同,既可能因“条条块块”分割而造成空白地带,也可能会因职能交叉而造成重叠环节。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对跨部门、跨单位间的整合、协作进行制度性安排。

PART 02
数据共享和协同能力不足
图片

人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就业、技能人才和人社息息相关,人才公寓、人才房与住建部门密不可分,人才的交通出行又需要交通部门大力支持。客观上人才码既需要联通政府各服务部门,也需要联通相应的企业、园区、公园、银行等相关单位,强化人才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这是人才码能便捷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但从目前的人才码运行来看,人才数据的共享明显不足,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平台兼容性不足,各部门基于数据安全和自身利益而本能地对自身防护有较高要求,对接入人才码的端口还有一段认知和适应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与人才码的深度利用还存在差距。

PART 03
人才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图片

目前人才码对人才信息的安全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专门的人才信息安全制度及相关培训,人才数据安全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增强安全防护意识,高度重视人才信息安全,制定完善的人才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提高安全防范技术水平,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人才数据安全的管理,提升人才码的安全性能。    

PART 04
人才码运维人力不够
图片

目前反映较多的问题是负责人才码的工作人员短缺、流动快、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一般来说人才码的运维由组织部人才发展中心、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或者国有企业如人才工作集团等负责,但共同的问题是投入的人力相较于服务的需求还远远不足,导致服务打了折扣,降低了人才的获得感。俗话说,三分建造、七分维护,如果运维人力不足,人才码开发得再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PART 05
人才码“僵尸化”
图片

部分地区未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筹备,匆匆上马,往往存在需求分析不够、功能设计不全、端口不能联通、缺乏基本数据等问题,这就导致花大力气上线的人才码不能用、不好用、不愿用。例如人才码建成交付使用后,需要导入基础数据,链接相关服务机构,但部分城市没有完成这些初级工作,致使人才码不能使用。本可以通过政务信息系统之间共享数据来完成的审批或服务,却让人才反复在相关部门系统中填写数据和资料,让使用者不省力、不方便,导致人才码不好用;本可以集成实现相关功能却需要在不同的信息化平台之间来回切换,让使用者感觉厌烦,不愿用。最终无论是人才还是服务机构,往往不使用人才码,致使人才码没有基本用户,最终沦为“摆设”。

03
人才码建设要点
图片


人才码建设可以分为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运维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注意不同的问题。

PART 01
规划阶段
图片

这一阶段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最好是以省为单位做好框架设计和统一规划,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协同,结合现行规章和配套机制,建立完善人才码的建设、管理、服务和运维机制。本着整体规划、分区实施的原则,对人才需求场景进行全局排优,规划出符合本省、本市发展现状的人才码建设路径和清晰的实施阶段,明确各阶段达成的目标任务,并定义各阶段的建设策略,确保后续的方案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PART 02
设计阶段
图片

人才码的功能设计对人才码建设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不同城市人才的层次、数量往往不同,服务的需求和类型也千差万别,人才码的功能也有差异。这一阶段要力戒拍脑袋或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需要对本地的人才需求、服务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请相关部门、人才服务机构、软件公司、人才代表等就功能模块、端口预留、链接资源、数据分析等问题反复研讨,充分论证,围绕人才工作需要和人才服务需求开展深度分析,最终形成与本地特色一致的人才码设计方案。

PART 03
开发阶段
图片

人才码开发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需要软件开发的专业人才参与,也需要对人才需求、人才服务、人才政策设计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还需要了解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把握数字技术的运用策略。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需要软件公司开发团队、人才办、大数据管理局、第三方人才机构、人才代表、人才服务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确保在开发、测试、试运行、交付过程中听取不同角色提出的建议意见。

PART 04
运维阶段
图片

人才码并不是一码就灵,信息化只是手段,真正要发挥人才码的作用,还需各方在运维工作中形成合力。运维团队与相关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之间要协同做好人才码的宣传推介、人才码的申领、运行和维护。同时要通过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处理各类需求信息,操作调度资源,从而解放人力,提高运维效率,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如杭州市为保障“人才码”运行顺畅,构建“智小惠导服+人工专线客服+异议应答小组+技术店小二”四合一的服务新模式,各类咨询、投诉等问题一次性解决率达93.96%,服务满意度接近100%。

未来三年,人才码将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期待各地通过人才码的开发应用为人才带来更多的方便快捷服务,将人才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向新台阶。